扶霞一个为川菜立传的英国人新气集播客
2022/10/20 来源:不详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我的朋友何雨珈翻译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的著作,真是珠联璧合。两个人都是巴蜀渊源很深,一个是本地人,一个是年代就到四川读书,并在美食学校进修过,以于把川菜的研究和实践当成志业的英国人。前两年,《鱼翅与花椒》一出版,并立即惊艳读者:一个英国人可以如此了解川菜,了解中国食物!而书又可以翻译得这么好,加入了大量四川方言。
中文版《川菜》
与非虚构叙事为主的《鱼翅与花椒》不同,扶霞在中国新出版的《川菜》一书则成为她是“川菜”专家的证据,这本书是她早于年开始写,并在英国出版了一次的基础上,于年底重新扩展,在英国再版。中文版又是何雨珈翻译。这是一本以菜谱为主的著作,在我看来,几乎完全是为川菜立传。扶霞把每道川菜,在伦敦家中自己做了一遍,出版社请知名摄影师一一拍照。扶霞在序言中特地强调:每个川菜师傅都告诉她,其实“菜无定法”,每道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调整。所以,这本书,也可以说是扶霞一个人的川菜传。
从推广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,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扶霞。在伦敦因为疫情封锁的时候,我经常看着扶霞朋友圈发的中国菜肴汗颜,那时同样居住在伦敦的我,还在为一日三餐重复劳动而发愁。人的美食天赋,真的能跨越国界和文化。
听听我和扶霞的聊天吧!
一个为川菜立传的英国人
在伦敦的家中做川菜
李梓新:现在的伦敦什么样子?你今年有没有为圣诞大餐做川菜?
扶霞:今年的圣诞非常安静,没有很多人,我们没有办法团聚。我其实没有做中餐,因为我平常在家做菜就经常做川菜,只有在圣诞节这一天我才是个“真正”的英国人,肯定会去做非常传统的英国节日大菜。比如烤火鸡、烤土豆。不过也会有一些融合,比如说我们节日会做一种小点心,也就是mincedpie(肉馅饼),这个我平时会用中国饺子的造型去做。尽管面皮和馅的名字以及做法都是非常传统的英式的,可是这个点心的造型还是中国饺子的样子。还有就是过节的第二天,圣诞节我们会吃火鸡,往往都会剩下,我就会用多余的火鸡肉去做四川的凉拌鸡丝,红油味的那种。我的家人很期待这道菜,他们觉得这道菜就是我们家过圣诞节时候的新传统。
川味凉拌火鸡
火鸡粥和小菜
饺子造型的甜点
李梓新:可惜我在伦敦的时候没能尝到你的手艺。我今年在伦敦待了十个月,从年的一月份一直待到十一月初。我有时候会在朋友圈看到你晒的一些美食照片,包括你做的川菜等等,感觉特别专业。我没有想到您在疫情中还是在为这本新出版的《川菜》做很多准备,也在做很多道菜,另外也有在拍照片。在疫情的时候,你是怎么能够坚持去买到很多原料并且去研究这些菜的呢?
扶霞:疫情期间,我们的菜店还开门,所以买菜这方面是没问题的,一般的菜、肉、鱼都可以买得到。尤其是最近,我特别高兴,我发现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家中国人开的小商店,他们在卖质量很好很新鲜的中国常见蔬菜,最近我就买到了蒜苔、淮山药、茭白、豆腐、菜心、冬瓜、苦瓜这样的菜。即使是疫情期间我也是很满意的,在烹饪中国菜这方面没问题。这边肯定没有四川成都那边的蔬菜和原材料那么丰富,但是也还可以。
李梓新:像这样在伦敦的家里做川菜,调料和原料齐全吗?
扶霞:肯定不齐全,但是大部分或者说最关键的都可以买得到,比如花椒、干海椒、豆瓣酱。虽然没有四川本地的保宁醋,但是我会用镇江醋来代替。同样,我也没有二荆条,但是会有别的辣椒来代替,所以基本上不会受到食材方面的束缚。我一般在英国的时候不买花椒,因为我觉得从成都买回来的花椒质量更高一些,其他调料的话还可以,不是很难买。
李梓新:你刚刚说在做凉拌鸡丝的时候你会自己熬红油,那你自己还会做一些别的什么样的调料吗?
扶霞:我也会用做豆豉辣酱,有点像老干妈那种感觉,有的时候我也会做泡菜。再比如说,我下个月就打算做腊肉和酱肉。
李梓新:那你还需要做泡菜的那种坛子,如果做腊肉的话你还得把它们给挂起来,把腊肉风干。我觉得很有意思,很难想象这个画面,在伦敦你也会去悬挂风干腊肉吗?
扶霞:会的,我想我的邻居肯定觉得非常奇怪,他们有可能没有看见过这种场景。
李梓新:这个制作过程和画面光是想想就觉得特别好玩,如果邻居感兴趣的话,你会送给他们吃吗?
扶霞:会的,尤其是我有个邻居是香港华人,大概三十多岁,他特别喜欢我做的菜,有时候我做多了就会给他一些。
《川菜》的创作
李梓新:我之前去过几次成都,对那边的料理有一些了解。在看到《川菜》这本书之后,对于一位英国人为川菜进行如此细致的整理表示非常感叹。据我了解,中国也有一些厨师在整理川菜菜谱,但是你这本书在我看来特别亲切。因为它不只是一本菜谱,还蕴含了很多关于川菜的故事,比如你是怎么学到某道菜的,又怎么接触到川菜师傅。你在这本书中用了一种不是很常见的写法,和《鱼翅与花椒》截然不同,那本书里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非虚构的故事,而《川菜》这本书既是工具书,又包含很多故事。你当时是如何构思的呢?
扶霞:首先,我认为料理和文化是分不开的,它们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如果我自己想要学会一道菜的话,我会对它的文化背景很感兴趣,比如它的来源和历史。其次,因为这本书最初是面向西方读者来写作的。由于西方读者对于四川并不了解,我很希望能通过我的文字让他们爱上四川这个地方,爱上四川人、四川话还有四川文化,所以我决定在书中加入一些故事,这样他们就更能够接受那些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吃过的菜。其实我并没有想到这本书会被翻译成中文,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最近十多年对饮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。大家不单单会去